0

嘉宾阵容!多元视角探索碳基半导体应用的无限可能 | CarbonSemi2022第二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

后摩尔时代的来临,究竟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新机遇?随着芯片制造工艺逼近2纳米,硅基芯片材料无法满足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启用新材料是公认的从根本上解决芯片性能问题的出路。究竟哪种半导体材料能够突破重围,谁将掌握未来芯片市场?
现阶段,碳基半导体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的颠覆性技术之一,但碳基功能材料如何成为半导体领域的高效利器?是否有望改变我国“芯”痛现状?碳基功能材料如何与已有的半导体产业结合?如何走出实验室的“玻璃房”,将自身的潜力真正发挥出来?
 
2022年8月3-5日,第二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CarbonSemi 2022)将在浙江宁波举办。论坛以以探索碳基半导体产业化应用为切入点,旨在开辟新型半导体道路,推动“中国芯”发展。
 
CarbonSemi 2022 演讲嘉宾介绍
主题1:碳基纳米材料半导体与器件
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

周鹏
复旦大学教授、微电子学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硅时代的二维集成电路器件
【嘉宾介绍】周鹏,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同年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2016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资助。2013年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主持“上海市微纳器件与工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长期从事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的研究。利用新材料发明了高速与非易失兼得的新型存储技术,实现了高面积效率单晶体管逻辑原位存储技术,获得了高性能存储器件,高效率算法和验证性芯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应急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基金等项目,参与了多项国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重大专项项目,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重大项目等,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曙光计划等人才计划支持。

 
洪文晶
厦门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单个富勒烯的存算一体器件及其布尔逻辑运算演示
【嘉宾介绍】洪文晶,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优青”,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嘉庚实验室主任助理。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电子化学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2011-ichem.com)固定研究人员。基础研究方面,探索从分子创造智能,开展基于分子器件的智能感知、存储和计算研究。技术创新方面,探索以智能创造分子,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深度融合开发自主驱动的分子制造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半导体、生命健康、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团队还在厦门大学建设了亚洲首座对机械振动、电磁干扰实现充分屏蔽的无噪声超精密加工与表征实验室,推动微纳加工精度达到亚三纳米水平。

周文利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碳纳米管网络的储层计算
【嘉宾介绍】周文利,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系微纳系统实验室,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2015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微系统实验室访问交流。长期从事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系统方面的科研工作,发表和与人合作发表论文逾80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0余项,申请国际专利(PCT)2项(授权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基器件与系统、FPGA芯片应用与嵌入式系统,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碳基新器件、集成电路芯片和AI系统。
 
刘华平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产业化制备
【嘉宾介绍】刘华平,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他是国际上最早利用凝胶色谱分离碳纳米管手性结构,并取得国际领先成果的人员之一。他发展了多种分子调控技术,实现了近20 种单一手性碳纳米管毫克量级分离。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Letters,ACS Nano,Adv. Funct. Mater.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 余篇,研究成果曾被Nanowerk news, Research blogging 等门户网站报道,曾获日本饭岛奖、中国第五届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二等奖,获授专利10余项。


刘举庆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碳基信息存储与感知记忆
【嘉宾介绍】刘举庆,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存储、信息显示与柔性电子等领域研究。已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际和各类双边会议上作邀请报告30余次。目前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等多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

柳鹏
清华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电场催化合成制备高纯半导体碳纳米管水平阵列
【嘉宾介绍】柳鹏,清华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研究,重点关注碳纳米材料电子发射特性,发展了性能稳定的电子发射体;发展了快速表征大面积二维材料并研究其表面现象的低能量电子透射衍射及成像的方法和理论,研制了相关仪器设备,已经为多个单位完成相关测试;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碳纳米管生长过程中的电子学效应,利用金属和半导体型CNT态密度的差异,实现了高纯半导体CNT水平阵列的生长。在Nat. Catal., Nat. Comm., Sci. Adv.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获批发明专利多项。
 
杨轶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待定(研究方向:智能微纳器件与系统的研究)
【嘉宾介绍】杨轶,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2006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微电子所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现任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副书记。长期致力于智能微纳器件与系统的研究,在二维纳电子器件、纳米声学器件、集成谐振器件、柔性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系统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973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等10余项。
 
杨思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新型碳基二维半导体材料C3N在微电子应用领域研究现状
【嘉宾介绍】杨思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7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同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学金。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及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石墨烯量子点的宏量制备、光学性能调控及生物应用开发、石墨烯量子点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探索、新型碳基二维半导体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等工作。
 
林彩霞
泰克高级应用工程师
报告题目:碳基半导体材料检测与关键设备
【嘉宾介绍】主要负责泰克华东区域的技术支持工作,为泰克半导体领域测试专家。多年以来一直在从事测试测量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测试经验。目前主攻方向包括低电平信号测试、射频/射频元器件测试以及宽带信号产生与分析、信号完整性测试、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等。
主题2:碳基光电器件与柔性电子
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
 
赵建文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印刷碳基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应用
【嘉宾介绍】赵建文,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从2009年1月起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1月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从2009年1月起一直从事印刷碳基薄膜晶体管与相关技术研究(包括碳基电子材料、器件、电路及其新兴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印刷碳纳米管电子器件和电路相关研究项目20余项(包括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科院等)。最近三年,发表碳基电子器件和电路研究论文30余篇。获授权的碳基电子材料和器件专利13项。撰写《印刷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应用》著作1本(2020年高教出版社出版)。
 
冯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教授
报告题目:单频金刚石拉曼激光器研究进展
【嘉宾介绍】冯衍,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国科大杭高院双聘教授。主要从事精密激光技术与非线性光学研究,在拉曼激光器、钠导星激光器、非线性相位调控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工作,取得一些成绩。获得德国Berthold Leibinger 激光创新奖,中科院优秀导师奖,中国侨界贡献(创新人才)奖等荣誉。
 
吴卫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先进碳材料的光电子和能源器件
【嘉宾介绍】吴卫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材料、低维半导体材料、光电器件和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微纳、柔性、可印刷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如二维材料(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s等),纳米碳材料,量子点和有机半导体等新材料。以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功能材料构筑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存储器、光探测器、传感器等器件,采用电子束光刻(EBL)、聚焦离子束刻蚀(FIB)等微纳加工方法,制备纳米器件、微纳集成电路和光学超材料,研究材料物理性质、器件物理、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和应用。
 
魏兴战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中心副主任
报告题目:石墨烯基光电探测器
【嘉宾介绍】魏兴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中心副主任。从事低维材料及其光电探测器研究,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10余个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
 
朱梦剑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研究员, 碳基纳米器件实验室负责人
报告题目:新型石墨烯纳米光电子器件物理研究
【嘉宾介绍】朱梦剑,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研究员, 碳基纳米器件实验室负责人,长期从事石墨烯等新型低维碳基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研究。先后取得了以“石墨烯高速射频晶体管”、“石墨烯热电子光源”、 “石墨烯霍尔磁传感器”以及“激光与石墨烯相互作用”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多次被科技日报、新浪科技和凤凰新闻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10 项重要课题。获国家优秀留学生奖学金和湖南省光学进展奖,入选湖南省首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 和湖南省杰 青等人才工程。

桑丹丹
聊城大学副教授,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金刚石基金属氧化物pn异质结器件光电性能的研究
【嘉宾介绍】桑丹丹,聊城大学副教授,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Nanotechnolo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建立了金刚石基异质结载流子传输模型,探索了高温下异质结的电学整流特性、电传输行为和负微分电阻行为,阐明了载流子传输、复合和隧穿过程的物理机制。为新型耐高温光电器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题3:(超)宽禁带半导体的机遇与挑战
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江南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待定
(研究方向:碳基散热、金刚石大单晶与器件)
【嘉宾介绍】江南,博士、国家海外高层次特聘专家。1997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现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功能碳素材料,包括CVD金刚石、石墨烯、石墨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相关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工作。
 
李忠辉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碳纳米管射频器件研究进展
【嘉宾介绍】:李忠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宽禁带与碳基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研究。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完成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于洪宇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深港微电子学院院长
报告题目: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及系统研究与产业前景
【嘉宾介绍】于洪宇,目前担任深港微电子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工作包括CMOS、新型超高密度存储器、GaN器件与系统集成及电子陶瓷,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其中近190篇被SCI收录,总他引次数近5000次,H影响因子为41,撰写了4本专业书籍的章节并编辑2本书籍,已发表/授权23项美国/欧洲专利以及76项国内专利。成功筹建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未来通信集成电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GaN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三维集成工程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重点实验室。
 
张清纯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宽禁带所所长
报告题目: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嘉宾介绍】张清纯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碳化硅功率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超越照明研究所副所长,专长于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的教学、科研、应用与产业化,长期从事SiC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是该领域国际知名专家。迄今已撰写100余篇科技论文和SiC器件领域专著;多次受邀在国际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作为第一和合作发明人,拥有75多项美国专利;多次担任ISPSD技术委员会成员和碳化硅器件分会主席;曾任国际电力电子技术路线图研讨会联合主席等。
 
崔峻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报告题目:打造宁波SiC谷,机遇与挑战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介绍】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由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共同组建,聚焦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缺陷表征、器件设计、器件制造工艺、封装工艺开发等主要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研发为动力,高端人才培养为支撑,采用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联合研发、全产业链协同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重点突破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关键共性技术及先进制造工艺,联合上下游建立虚拟IDM模式,打造宁波宽禁带半导体优势产业集群。
 
李成明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待定
(研究方向:金刚石高功率电子器件热管理)
【嘉宾介绍】李成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有金刚石与类金刚石膜制备、金刚石膜电子器件研究与应用、氮化物薄膜(包括TiN,CrN,ZrN,TiAlN及其多层和复合膜)的腐蚀和耐磨损性能、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等离子体表面合金化与等离子体诊断。先后主持国家“863”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多项。参加编写专著两部,参加制定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两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超过80篇,申请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37项。
 
王宏兴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金刚石半导体的新进展
【嘉宾介绍】王宏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真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2001年在日本德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作为高级研究员、执行董事、研发经理等职在日本Seki technotron 等公司工作。于2013年全职回国加入西安交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半导体生长用MOCVD,MPCVD;III-V氮化物材料及发光器件;大尺寸单晶金刚石及电子器件;金刚石基GaN复合器件;量子光源及传感器。多项成果被采纳用于规模化生产。拥有100余项专利,发表文章120余篇。
 
张金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金刚石半导体材料器件研究新进展
【嘉宾介绍】张金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2000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氮化镓(GaN) 和金刚石(C) 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出版国内第一部氮化物半导体领域专著《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器件》(科学出版社, 2013)及其英文版(CRC Press, 2017),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包括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对中国金刚石场效应管研究的首次和第二次报道(均为2017年)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首次对中国金刚石核探测器的研究报道(2020)。
 
王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金刚石量子器件的制备与调控
【嘉宾介绍】王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6年回到中科大工作。主要从事固态量子体系的制备、量子控制以及量子计算网络等方面的研究。
 
袁超
武汉大学特聘研究员
报告题目:热反射检测技术在金刚石集成器件领域的应用进展
【嘉宾介绍】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表征和热管理研究工作。曾先后加入英、美知名大学宽禁带研究团队从事科学研究。在薄膜尺度热反射表征方法(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声子热输运理论、以及(超)宽禁带半导体器件设计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科研特色。现承担多个国家/省部级重大战略需求的纵向科研项目,长期和国内外知名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和机构合作,如华为、武汉新芯、化合积电和Ampleon等。
 
蔚翠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金刚石射频器件研究进展
【嘉宾介绍】蔚翠,研究员,博士。2011年6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目前在中国电科13所专用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从事石墨烯和金刚石碳基高频大功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度中国电科集团青年拔尖人才。获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秦景霞
元素六亚洲战略业务总监
报告题目:金刚石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应用
【嘉宾介绍】毕业于湖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元素六亚洲战略业务总监。
CarbonSemi 2022 论坛
联系方式
Mable
手机号码:18989362825
邮箱:liushuang@polydt.com
Luna
手机号码: +86 13373875075
邮箱: luna@polydt.com
 

推荐

全部
原创

热门

全部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