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张建华教授、任开琳副教授团队与晶湛半导体合作,在基于GaN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驱动/发光/探测单片集成器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伟实业”)举办了光电探测芯片及模组产业化项目投产活动。
科睿斯半导体、冠石科技、和熠光显、弘景光电、得丰光电、南大光电、朗峰新材料等企业半导体相关项目公布最新进展!
9月26-28日,“2025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材料技术及应用大会”于昆明召开。期间,“光电子、射频及应用”分论坛围绕超宽禁带及宽禁带半导体外延材料、装备、器件,激光器,光电探测等主题,来自产业链相关专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二十余位代表共同深入探讨。
深圳市硅耐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与贵州省黔东南高新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近日,上瓷时代、光舟半导体、晶洲装备、中微公司、国兆光电、启浩半导体等企业半导体相关项目公布最新进展!详情如下:
9月26-28日,“2025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材料技术及应用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届时,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林光杨受邀将出席会议,并带来《硅基IV族半导体材料异质集成及其光电器件》的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相关趋势,敬请关注!
9月26-28日,“2025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材料技术及应用大会”将于云南昆明举办。届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院长王新强将受邀出席论坛,并带来《氮化物半导体的大失配外延及其器件研究》的大会主旨报告,敬请关注!
9月26-28日,“2025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材料技术及应用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届时,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研究员,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经理王茺受邀将出席会议,并带来《GaSb基异质薄膜的磁控溅射生长机理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的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相关趋势,敬请关注!
三安光电通过其投资者关系平台正式宣布,位于湖南的三安半导体基地成功实现了8英寸碳化硅(SiC)芯片生产线的投产运营。
9月26-28日,“2025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材料技术及应用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研究员、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经理王茺受邀将出席会议,并带来《GaSb基异质薄膜的磁控溅射生长机理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的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恒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恒新光电与三星SDI正式完成偏光片业务并购交割。
8月27-29日,第五届紫外LED大会暨长治LED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山西长治成功举办。会议以“同芯共赢 聚力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紫外LED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企业精英、行业组织领导和产业链产学研用不同环节嘉宾代表600余人,围绕紫外LED与光电前沿技术、紫外LED创新应用等主题,深入探讨交流最新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日前,三安光电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湖南三安8吋碳化硅芯片产线已通线。这也意味着,湖南三安半导体正式转型为8英寸SiC垂直整
由CIOE中国光博会携手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主办,深圳市中新材会展有限公司与爱集微承办的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
达产后,再造一个华工科技。8月20日,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在光谷正式投产。一期达产后,每年将有4000余万只光模块从这里出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
可穿戴光电系统通常结合微型化、便携式光电传感器使用,能够贴合人体表面,实现健康监测与环境防护。然而,要开发结构简单、适应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唐宁、沈波团队和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段俊熙团队合作在原子级薄六方氮化硼的能带结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一、课题组介绍厦门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组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
推荐
- 1
IFWS 2022前瞻:超宽禁带及其他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分会日程公布
9899
- 2
众星云集!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分论坛最新日程出炉——IFWS&SSLCHINA2022前瞻
7357
- 3
27位演讲嘉宾公布!2024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会议4月26-28日成都见!
3660
- 4
IFWS 2022前瞻:氮化物衬底材料生长与外延技术分会日程出炉
3562
- 5
年产4000万只光模块,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投产
3318
- 6
总投资30亿美元,梧升半导体IDM项目签约
2879
- 7
济南宽禁带半导体小镇一期项目基本完成 未来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2861
- 8
第三代半导体六英寸氮化镓项目落户广西桂林
2844
- 9
厦门科学技术奖重磅揭晓,12位科研人员获重大贡献奖、创新杰出人才奖
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