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突破:磁控溅射AlN覆盖层提升p-GaN HEMT器件性能

 近期,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郝跃院士、马晓华教授团队在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低温磁控溅射氮化铝(AlN)覆盖层的新型p-GaN HEMT器件。该成果以“Improved p-GaN/AlGaN/GaN HEMTs with magnetron-sputtered AlN cap layer”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中科院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3),第一作者为博士后贾茂,通讯作者为侯斌副教授、杨凌教授与马晓华教授。研究通过创新性的AlN界面工程设计,显著提升了器件的栅极可靠性、动态性能与长期稳定性,为GaN功率器件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a)栅极反向电流,(b)栅极正向漏电流随不同栅极面积的变化,

(c) AlN/p-GaN HEMT在不同温度下的栅漏特性。(d)溅射AlN/p-GaN二极管的PF图(log (J)/EAlN vs. 1000E0.5/T)。插图:从线性提取的PF斜率和截距PF图拟合。


 

(a)p-GaN层的XPS价带和n1s核能级谱;(b)AlN层的XPS价带和n1s核能级谱,(c)能带

零栅偏置时AlN/p-GaN hemt的门控区图和(d)AlN/p-GaN/AlGaN/GaN二极管的电容电压特性。

 


 

(a)脉冲转移特性测试原理图,(b)脉冲转移具有不同静态偏置的AlN/p-GaN HEMT的特性,(c)脉冲输出特性测试原理图和(d)具有不同静态偏置的AlN/p-GaN HEMT脉冲输出特性特性。

研究团队采用低温磁控溅射工艺在p-GaN栅极表面沉积AlN覆盖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证实,AlN与p-GaN界面处形成的1.2 eV价带偏移能有效抑制栅极漏电流,改善界面质量。与传统钨肖特基栅极p-GaN HEMT(W/p-GaN HEMT)相比,新型AlN/p-GaN HEMT展现出以下关键性能提升:阈值电压优化,阈值电压(Vth)从0.61 V提升至0.82 V,器件开启特性更稳定;栅极可靠性突破,栅极正向击穿电压提升至17 V,工作电压范围从7 V扩展至12 V,栅极漏电流降低3个数量级(ID/IG从104优化至107);界面电容-电压(C-V)迟滞效应显著减小,表明界面缺陷密度降低;导通电阻(Ron)较传统器件降低15.3%,有效减少了导通状态的能量损耗。

 


 

(a)tBD分布的威布尔图和(b)25℃下W/p GaN HEMTs的寿命预测。(c)tBD分布的威布尔图和(d)25℃时AlN/p-GaN HEMTs的寿命预预测。

研究团队进一步揭示了AlN/p-GaN HEMT的栅极泄漏机制,在中压范围内,泄漏电流主要由Poole-Frenkel(PF)发射主导。基于此模型推算,器件在室温下的十年寿命最大正向栅压(VG)可达6.8 V(失效概率63.2%),较传统W/p-GaN HEMT(5.4 V)提升26%。此外,AlN覆盖层通过调控金属/p-GaN肖特基接触的耗尽区,维持了GaN沟道的高效耗尽状态,使关态击穿电压进一步提升。

磁控溅射AlN工艺具有低温生长、成本低廉、工艺兼容性高等优势,可无缝对接现有GaN器件产线。研究团队指出,该技术有望加速p-GaN HEMT在高压快充、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数据中心电源等高频高功率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本次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相关技术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论文信息

Improved p-GaN/AlGaN/GaN HEMTs with magnetron-sputtered AlN cap layer

Jia, Mao; Hou, Bin; Yang, Ling; Xue, Zhiqiang; Xiao, Qian; Zhang, Meng; Lu, Hao; Wu, Mei; Hong, Xitong; Du, Jiale; Chang, Qingyuan; Wang, Xiao; Li, Yang; Ao, Jinping; Ma, Xiaohua; Hao, Yu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DOI:10.1016/j.jmat.2024.100981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9433224024152?sessionid=1477088138

(来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推荐

全部
原创

热门

全部
原创